Sam Altman 被 OpenAI 解雇事件背後的真實故事

秘密、誤導與信任破裂。科技界當紅 CEO 被閃電開除又戲劇性回歸的內幕。
(改編自 Keach Hagey 所著新書《The Optimist: Sam Altman, OpenAI, and the Race to Invent the Future》(《樂觀主義者:Sam Altman、OpenAI 與創造未來的競賽》),本書將由 W.W. Norton 出版社於 2025 年 5 月 20 日出版。版權所有歸作者 Keach Hagey。)
2023 年 11 月中旬,一個溫暖的夜晚,億萬富翁創投家彼得·提爾(Peter Thiel)在洛杉磯藝術區一家名為 YESS 的前衛日本餐廳,為他的伴侶舉辦生日派對。這家餐廳坐落在一棟歷史悠久的建築裡,前身是一間百年銀行。坐在提爾旁邊的,是他的朋友山姆·奧特曼 (Sam Altman)。
十幾年前,提爾曾投資奧特曼的第一個創投基金,後來更一直扮演這位年輕企業家的導師角色。如今,奧特曼已是人工智慧革命的代表人物,擔任 OpenAI 公司的執行長。自從 OpenAI 在 2022 年 11 月推出爆紅的聊天機器人 ChatGPT 後,整個科技股在接下來一年一路飆升,創下數十年來的最佳表現之一。然而,此刻提爾卻憂心忡忡。
在認識奧特曼之前,提爾曾資助另一位痴迷人工智慧的天才埃利澤·尤德科夫斯基 (Eliezer Yudkowsky),並贊助他的研究機構,目標是確保未來任何超越人類的 AI,都能對人類保持友善。2023 年 3 月,埃利澤·尤德科夫斯基曾在《時代》雜誌上公開警告:如果不立即停止當前的 AI 研究熱潮,「地球上每個人都會死」。
「你根本不知道埃利澤給你們公司一半的人灌輸了怎樣的思想,」提爾在晚餐上嚴肅地提醒奧特曼,「你應該更認真看待這件事。」
奧特曼擺弄著眼前的素食餐盤,努力克制著不翻白眼。這已經不是提爾第一次警告他,公司被所謂的「EA 人士」(有效利他主義者)滲透了。有效利他主義(Effective Altruism, EA)原本關注如何解決全球貧困問題,但最近卻突然把重點轉向如何避免人工智慧失控導致人類滅亡。提爾曾多次預言:「這些整天念叨 AI 安全問題的人,最終會毀掉整個 OpenAI。」
奧特曼回應道:「之前的馬斯克確實有點這樣,但我們不是把馬斯克趕走了嗎?」他指的是 2018 年 OpenAI 與伊隆·馬斯克(Elon Musk) 之間那場混亂的分裂。當時馬斯克甚至形容研發人工智慧等同於「召喚魔鬼」。
與此同時,OpenAI 近 800 名員工正享受著公司快速起飛的紅利。他們即將迎來一次價值高達 860 億美元的股份回購機會,買一棟海景度假別墅的夢想似乎近在眼前。所以在奧特曼看來,實在沒什麼好擔心的。
38 歲的奧特曼剛度過職業生涯中最耀眼的一年。這一年裡,他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,到世界各國與總統和總理們頻繁會面,更重要的是,他兌現了矽谷最看重的承諾——交付了一項足以改變世界的新技術。
然而,就在這兩位好友兼投資夥伴,在洛杉磯最時髦餐廳的華麗屋頂下慶祝時,OpenAI 六人董事會中有四位成員,卻在秘密舉行視訊會議,認真討論是否要將奧特曼解雇——不過,原因並不是提爾所擔心的「有效利他主義勢力」。
這篇報導基於對數十位親身經歷者的採訪,講述一場矽谷商業史上最離奇的戲碼之一——全球最火紅的科技公司 OpenAI 執行長,突然被解雇,又在幾天後戲劇性地被重新聘用。這場風暴的核心人物,是一位性格善變的領導者:他一方面用充滿想像力的科技願景激勵身邊的每個人,另一方面,他神秘的行事風格和令人困惑的誤導,又不斷讓周圍的人感到不安和迷惑。
OpenAI 從一開始就注定是一家與眾不同的科技公司,它由一個非營利性質的董事會進行管理,這個董事會的職責不是向股東負責,而是要對「全人類」負責。年初,執行長奧特曼曾震驚美國國會,當時他在聽證會上宣誓作證,坦承自己在親手創辦的這家公司裡,並不擁有任何股份。為了成為董事會成員,奧特曼同意這樣一種前所未有的安排:董事會的多數成員,必須與公司沒有任何經濟利益關係。他在 2023 年 6 月對彭博電視台說:「董事會是可以解雇我的。這一點很重要。」
但在實際營運中,董事會漸漸感到挫敗,因為他們發現真正掌控全局的人仍然是奧特曼本人。
過去一年裡,董事會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——究竟該增加哪一位人工智慧安全領域的專家進入董事會。董事會曾面試一位名叫阿潔亞·科特拉 (Ajeya Cotra) 的 AI 安全專家,她任職於有效利他主義(EA)慈善機構「Open Philanthropy」。但這件事一直沒有進展,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山姆·奧特曼以及他的共同創辦人格雷格·布羅克曼 (Greg Brockman) (也是董事會成員)的拖延和阻撓。奧特曼則提出了自己中意的人選。
Airbnb 執行長布萊恩·切斯基 (Brian Chesky) 本來也在奧特曼提名的董事候選人之列,他回憶道:「那時候董事會內部隱隱存在權力鬥爭,有一種說法是:只要是奧特曼推薦的人,那這個人肯定會忠於奧特曼,所以其他董事肯定會否決掉。」
奧特曼在 2023 年 11 月 6 日舉行的 OpenAI 首屆開發者大會上發表演講,距離他突然被董事會解雇不到兩週。
2023 年初,親奧特曼陣營的三名董事會成員因各種利益衝突先後辭職,讓情況進一步惡化。這導致非營利董事會僅剩下六位成員,而他們掌控著背後這家如日中天的商業 AI 公司。這六個人分別是:奧特曼本人、他的親密盟友格雷格·布羅克曼、另一位共同創辦人 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(Ilya Sutskever),以及三位獨立董事:Adam D’Angelo(亞當·迪安傑洛)(問答網站 Quora 的執行長,曾在 Facebook 擔任高管)、Helen Toner(海倫·托納)(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戰略主管,曾任職於慈善機構 Open Philanthropy)、Tasha McCauley(塔莎·麥考利)(前科技公司執行長,同時也是英國 EA 慈善組織 Effective Ventures 董事)。
2022 年夏天,董事會成員們觀看一場關於最新 AI 技術「GPT-4」的內部展示,這是一種性能強大的人工智慧模型,甚至能輕鬆通過美國大學先修課程(AP)的生物考試。親眼目睹這項技術後,董事會對於公司治理和監督奧特曼行為的擔憂立刻加劇。
海倫·托納表示:「類似 ChatGPT 和 GPT-4 這樣的新技術,讓董事會突然意識到公司所涉獵的東西影響越來越大了。倒也不是說明天世界就完蛋了,但董事會確實得好好履行職責才行。」
事實上,此時的海倫·托納和塔莎·麥考利對奧特曼已經有些不信任了。為了在產品發布前評估可能的風險,OpenAI 和微軟共同建立一個聯合安全委員會(微軟是 OpenAI 的主要支持者之一,能優先使用 OpenAI 的技術)。在 2022 年冬季的一次會議上,委員會正在討論 GPT-4 模型裡三個略顯爭議的新增功能的發布事宜,奧特曼當時聲稱,這三個新功能都已經獲得聯合安全委員會的批准。然而,海倫·托納提出了質疑,要求提供證據,結果調查後發現:實際上只有一個功能真正通過了批准。
幾乎在同一時間,微軟悄悄地在印度啟動一次對尚未公開的 GPT-4 的測試。這可是劃時代的 AI 技術,第一次在未經聯合安全委員會批准的情況下,就偷偷溜到外面的真實環境裡試驗。
而更讓人吃驚的是,OpenAI 的董事會對此竟然完全不知情!董事會的獨立董事們之所以知道這件事,只是因為某次長達六小時的董事會會議結束後,其中一位董事在走廊上,被一名 OpenAI 的員工攔下來私下告知他的。諷刺的是,在剛剛過去的漫長會議上,奧特曼(執行長)和格雷格·布羅克曼(總裁)竟然對此隻字未提。
接著,在 2023 年夏天的一個晚上,OpenAI 的一名董事在一場晚宴上,偶然聽到有人在抱怨「OpenAI 創業基金」的事。這個基金是 2021 年 OpenAI 專門成立,用來投資與 AI 相關的創業公司,最初明確表示是由 OpenAI 自己「管理」。然而,這位董事卻聽到了驚人的抱怨,說這個基金賺來的利潤並沒有進入 OpenAI 投資人的口袋。
這消息對董事會來說是全新的,董事會立即向奧特曼問清楚情況。經過好幾個月的詢問,董事們才慢慢發現,這個基金居然是奧特曼個人名下擁有的!一開始,OpenAI 的高管們辯解說,這樣做只是「出於稅務上的原因」,後來才慢慢改口說,這麼操作是為了節省時間,是一種臨時的安排。OpenAI 還強調奧特曼從基金中並沒有收取任何費用或利潤,這種安排相當不尋常。
這些荒謬的解釋讓獨立董事們無法接受,他們覺得這已經不僅僅是行政上的疏忽,而是一系列「故意欺瞞」的一部分。回想起之前發生的一些類似事件,董事們開始懷疑,這些事根本就是奧特曼有意隱瞞。比如,就連 2022 年秋天 OpenAI 發布 ChatGPT 這種震驚世界的產品時,董事會竟然也沒有提前得到消息。當時 ChatGPT 被包裝成一個技術研究的「預覽版」,但它後來迅速火爆全球。
2023 年 9 月末的一天,OpenAI 的首席科學家 Ilya Sutskever(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) 突然寄信給董事海倫·托納,問她隔天是否方便聊聊。這舉動本身就非常奇怪,因為兩人平常幾乎從不私下交流,只在董事會上碰面。在電話裡,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欲言又止,猶豫了半天才擠出一句提示:「妳應該多跟 Mira Murati(米拉·穆拉蒂) 聊聊。」
Mira Murati(米拉·穆拉蒂) 在 2022 年 5 月被晉升為 OpenAI 的技術長(CTO),從那之後,她實際上一直在負責公司每天的營運。當海倫·托納聯繫上米拉·穆拉蒂之後,米拉·穆拉蒂描述了一些令人意外的細節,她直指奧特曼的管理風格「有毒」,多年來一直在公司內部製造麻煩。而且,她還提到了奧特曼與總裁格雷格·布羅克曼之間的特殊關係——格雷格·布羅克曼名義上向她報告,但每當她試圖管束格雷格·布羅克曼時,格雷格·布羅克曼都會越過她直接去找奧特曼,這使得她幾乎無法正常開展工作。
幾個月前,米拉·穆拉蒂曾直接找奧特曼提出這些問題,但奧特曼卻反而把人力資源主管拉到兩人的一對一會議上,連續好幾個星期都是這樣,直到米拉·穆拉蒂不得不明確告訴奧特曼,她並不打算把自己的意見反饋給董事會。
海倫·托納隨後又回去找首席科學家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了解更多情況。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明確表示,他早就對奧特曼失去了信任,原因有很多,包括奧特曼喜歡故意製造高層之間的矛盾衝突。2021 年時,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曾專門組建一支團隊,規劃了 OpenAI 未來的研究方向,但沒過幾個月,另一個研究員 Jakub Pachocki(雅庫布·帕喬茨基) 又開始做起了幾乎一樣的事。
後來兩個團隊被強行合併,而當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轉而專注於 AI 安全時,雅庫布·帕喬茨基卻順勢接手了這個合併後的團隊。之後,奧特曼更直接提拔雅庫布·帕喬茨基成為研究部門主管,私底下卻同時向兩人承諾「未來會讓他們各自領導公司的研究方向」,結果導致團隊好幾個月效率極其低落。
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對奧特曼的不滿已積蓄已久,他甚至早已等待著董事會內部形勢允許的時候,能夠正式取代奧特曼的執行長職位。
在隨後的幾週裡,米拉·穆拉蒂和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非常謹慎地行動,生怕被奧特曼發現。他們私下逐一和幾位獨立董事聊了聊,暗中交換情報。正因為雙方幾乎每天都交流,這才讓董事們逮到了奧特曼說謊的鐵證。
同樣是在 10 月,董事會成員海倫·托納發表了一篇文章,直言批評 OpenAI 的安全策略。奧特曼看到後暴跳如雷。他私下告訴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,說另一名董事塔莎·麥考利認為,海倫·托納顯然應該因為寫這篇文章而從董事會辭職。當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把這番話轉述給塔莎·麥考利時,她震驚不已——自己明明從來沒說過這樣的話。
這段時間以來,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和米拉·穆拉蒂一直在秘密搜集奧特曼的問題證據。如今,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終於決定出手。他用 Gmail 的限時自毀郵件功能,將兩份 PDF 文件發給了三位獨立董事(海倫·托納、塔莎·麥考利和亞當·迪安傑洛)。
其中一份是專門揭發奧特曼的,另一份則直指格雷格·布羅克曼。關於奧特曼的那份資料,列舉了幾十個他涉嫌說謊和有毒行為的例子,大部分都附有米拉·穆拉蒂提供的 Slack 聊天截圖作為證據。比如有一條截圖裡,奧特曼告訴米拉·穆拉蒂,公司法務部門認為 GPT-4 Turbo 發布時不用經過聯合安全委員會的審查。但米拉·穆拉蒂去問公司首席律師,律師卻表示自己根本沒說過這樣的話。而關於格雷格·布羅克曼的材料,則集中揭露了他涉嫌霸凌員工的行為。
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強調,如果要採取行動,就必須盡快。
於是,在 2023 年 11 月 16 日星期四下午,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和三名獨立董事迅速進行了一次視訊會議。他們在會上投票決定解雇奧特曼。同時,他們也清楚米拉·穆拉蒂若要當臨時執行長,絕不可能接受向格雷格·布羅克曼報告,因此董事們一併把格雷格·布羅克曼也從董事會撤掉了。投票結束後,獨立董事們還對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坦白,他們其實一直擔心他是山姆·奧特曼派來的臥底,專門測試他們的忠誠度。
當天晚上,米拉·穆拉蒂正在外地參加一個會議,四位董事突然打電話過來,告訴她隔天就會正式解雇奧特曼,並邀請她臨時接任執行長。米拉·穆拉蒂接受了邀請,但她問董事們到底為什麼解雇奧特曼,董事們卻拒絕透露。
米拉·穆拉蒂隨即追問:「你們有提前通知微軟執行長 Satya Nadella(薩蒂亞·納德拉) 嗎?」她很清楚,薩蒂亞·納德拉的態度對於雙方合作至關重要。董事們竟然還沒通知微軟,最後決定由米拉·穆拉蒂在公開宣布消息前的最後一刻通知微軟。
隔天,奧特曼被突襲解雇的新聞瞬間轟動全球。
但董事會卻對員工和公眾沒有任何合理的解釋,除了籠統地說奧特曼對董事會「不夠坦誠」。
週五晚上,OpenAI 董事會和高管團隊接連開了好幾場越來越激烈的會議。米拉·穆拉蒂此時開始覺得董事會的做法太不專業,事前根本沒有對解雇奧特曼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做充分準備。會議中,米拉·穆拉蒂甚至帶領整個高管團隊,給董事會下了最後通牒:要求董事會在 30 分鐘內清楚說明解雇奧特曼的真正理由,否則就集體辭職。
董事會這時陷入兩難:他們無法透露,實際上是米拉·穆拉蒂親手向他們提供了關於奧特曼管理問題的絕大部分證據。本來他們還指望米拉·穆拉蒂能夠安撫員工情緒,結果現在她卻成了帶頭造反的人。
與此同時,奧特曼陣營迅速散播出另一種說法,聲稱這次事件其實是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策動的一場「政變」。他們說,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一直不滿奧特曼提拔了雅庫布·帕喬茨基,董事海倫·托納則不滿奧特曼試圖逼她辭職,這才聯手趕走奧特曼。
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對此震驚不已。他原本以為 OpenAI 的員工們會為他們的決定而喝彩。
然而到了週一早晨,OpenAI 幾乎所有員工都簽署了一封公開信,威脅稱如果奧特曼不立即復職,他們將集體辭職。聯名信上赫然有米拉·穆拉蒂和伊利亞·蘇茨克維爾自己的簽名。局勢已然非常明顯:要阻止公司徹底崩潰,唯一的辦法就是請回奧特曼。
2023 年 10 月,山姆·奧特曼和米拉·穆拉蒂曾共同在舞台上發表演講。